![]() |
|
||||||||||
|
|
三星堆新發現加深中華文明認知 | ||
|
||
【中央社臺北3月20日電】中國大陸傳出考古重大發現,官方20日通報,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新發現6座“祭祀坑”,出土的文物超過500件,其中包含一個獨特的黃金面具殘片。 考古團隊20日上午在四川成都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通報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的重要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 通報稱,考古團隊從去年9月6日起,重啟對三星堆遺址祭祀區的考古,至今新發現6座“祭祀坑”,已出土黃金面具殘片、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等重要文物500多件。 報道援引大陸媒體的消息稱,在新發現的5號坑中挖掘出大量的黃金制品,其中有一個獨特的黃金面具殘片。這個黃金面具雖然只剩半張,但比起在金沙遺址博物館中所保存的商周大金面具體積更大。 報道指出,這張黃金面具目前推斷應是作為祭祀使用而佩戴,但具體的使用目的仍需進一步的考古發掘和研究考證后才能確定。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20日報道,中國西南地區近期出土的文物表明,該地區曾經孕育了一種未知的文明,它的存在可能改寫中國歷史。 研究人員和官員在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屬于一種高度發達的文明,這個文明可能延續了數千年,但從未出現在任何歷史記載中。 一場始于2019年的大規模文物發掘行動發現了5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一張可能曾被祭司戴過的黃金面具。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施勁松說,傳統上,中華文明被認為起源于中原地區。 他說,長期以來,中原地區一直被認為是具有最先進文明的世界中心。 但三星堆的新發現表明,中華文明可能比人們以往認為的更復雜。施勁松說,中華文明更像是不同的古代文化或文明“融合”而成的。 西北大學考古學家趙從蒼說,這些文物中有一些與在長江流域和東南亞的遺址發現的文物有相似之處,表明這種未知的文明不是孤立的,而是“與許多地區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報道稱,三星堆遺址在上世紀30年代被發現,一直是中國考古界最大的謎題之一。該遺址出土了一些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包括一棵高達4米的“青銅神樹”。由于這些文物與后來的中國文化沒有明顯關聯,也沒有人能夠破譯文物上的符號,因此關于它們的用途一直存在很多爭議。 一些專家認為它們是陪葬品,而另一些專家則認為它們具有宗教功能。 最新的發現表明,這些文物最有可能被用于宗教或法術儀式。例如,黃金面具可能被一名祭司戴在臉上,并在儀式結束后與其他珍貴物品一起埋葬。 報道認為,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這種未知文明擁有繁榮的經濟和先進的技術。 四川盆地周圍的崇山峻嶺將它與中國的其他地區隔開。 公元前316年,秦國派軍隊征服巴蜀。自那時起,四川成為中華文明的正式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文字記載,它的早期歷史仍然籠罩在神秘的傳說中。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說,三星堆的發掘工作是中央政府為解決中國歷史上一些“重大問題”而發起的一個全國項目的一部分。 他說,該項目旨在建立不同地區之間的聯系,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中華文明的形成。 本文轉載自參考消息 |
相關新聞 |
·聯合水務上半年凈利增長34.71% 完整產業鏈布局再添亮點 ·聯合水務今日開啟申購 向“綜合性、全方位的優秀水務企業”進軍 ·亨利·基辛格最后的神圣戰爭 ·短缺經濟時代再度來臨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中國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 |
收藏本頁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