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會議指出,推進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要著眼于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改革,堅持創業板和其他板塊錯位發展,找準各自定位,辦出各自特色,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的通過表明創業板注冊制試點落地在即,資本市場改革再下一城。
自科創板率先試點注冊制以來,已有近100家企業通過注冊制登陸我國資本市場,募集資金超過1100億元,資本市場對創新型企業的包容性得到顯著提升。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近一年的時間里,科創板還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退市制度等進行了探索,積累了有價值的經驗。此次注冊制試點推廣至深市,滬深兩市同時實施注冊制改革,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成熟度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也將進一步提高。從中央深改委會議的要求來看,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并非是科創板改革的簡單復制,而是與科創板各有分工,以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科創板主要定位于服務“硬科技”類企業,現有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則相對較為分散,從這一角度來看,創業板可以針對軟科技、能實現高增長但偏傳統行業的企業試點注冊制。
創業板是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一極。自2009年創業板開板以來,大量創新型、成長型企業通過差異化的發行上市條件登陸創業板,創業板成為我國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重要平臺。截至2020年4月,創業板市場共有上市公司超過8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7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比重超過10%,其中超過九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七成以上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涌現出邁瑞醫療、寧德時代、愛爾眼科、智飛生物、樂普醫療等一批標桿性企業。創業板的設立還打通了創新與資本之間的良性循環。創業板有六成公司在上市前獲得過風險資本的支持,累計獲得投資約400億元,創業板市場的發展為風險資本提供了重要的退出渠道,活躍并壯大了風險投資市場。
危機推動改革,改革則是渡過危機的重要手段。創業板推出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創業板的推出提升了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的服務能力,幫助中國經濟更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危機當前更需要向改革要動力,“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和效率,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資體系和提升股權融資規模,降低宏觀杠桿率水平,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同時,從科創板這一年的運行經驗來看,創業板試點注冊制還能穩定投資者情緒,增強各方對我國資本市場和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風險和挑戰,應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體系服務能力,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助力。
本文轉載自《新浪新聞》 |